传说这一天,
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,
故有“鹊桥相会”的传说。
这一天,也是乞巧的日子,
灵巧的女孩子们会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,
以及美满的姻缘。
七月七日,繁星点点,
抬头仰望,牛郎织女,鹊桥相会。
天上人间,爱意满满。

七夕节
怎么来的?
妇女乞巧
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,东晋葛洪的《西京杂记》有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”的记载,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。
自然崇拜
“七夕”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。早在《诗经》时代,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,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:“织女七夕当渡河,使鹊为桥。”
当然,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牵牛星和织女星,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,对人们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,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有关联。
时间崇拜
“七夕”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。“七”与“期”同音,月和日均是“七”,给人以时间感。
古代中国人把日、月与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“七曜”。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,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“七七”为终局。
“七”又与“吉”谐音,“七七”又有双吉之意,是个吉利的日子。
数字崇拜
古代民间把正月正、三月三、五月五、七月七、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“七重”均列为吉庆日。“七”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,浪漫而又严谨,给人以神秘的美感。“七”与“妻”同音,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。
七夕节
做什么?
【牛郎织女鹊桥相会】
传说在七夕的夜晚,
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哦~
【穿针乞巧】
穿针乞巧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,
是最早的乞巧方式。
七夕之夜,
女子手拿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
(或五孔针、七孔针),
趁着月光将丝线穿入针孔中,
将丝线快速全部穿入者,
称为得巧。

《月曼清游》之“丢巧针” | 陈枚
【吃巧果】
巧果又叫乞巧果子,
在七夕乞巧食品中最为出名。
【许愿】
放出菏灯,
祝愿明天更好。

《七夕长生殿图》局部 | 钱邕
“爱”,是世间最美好的字眼,温润如玉,暖若春风。
但丁说,爱是美德的种子;
罗曼·罗兰说,爱是生命的火焰;
泰戈尔说,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, 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。
……
七夕节
是一年中最浪漫的节日
携手望璀璨星河
相爱的人会得到全世界的祝福